中小學科技實驗室是普通教育學校為開展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培育而開設的實驗室。這類實驗室有別于傳統的教學實驗室,以開放性實驗為主,采取小班化的教學形式,是中小學生科技教育的主要場所。中小學科技教育以開設科學教育課程,開展科普活動為主要載體。通過向中小學生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中小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從而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校園創客實驗室主要定位的主題偏向智能機器人、Arduino、3D打印、手工制作、激光切割等。雖然不同的創客活動可以互相融合,但要全部掌握也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所以一個創客實驗室什么活動類型都包含,反而不一定能讓學生精通,因此要從學校的定位和創客老師的特長進行切入。任何教育理念都是需要體系化才能孩子們從簡入難,從入門到精通,創客教育更是如此。
創客實驗室的定位不只是讓創客聚集,它更需要的是創客文化的交流,對于學校的創客實驗室而言,學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能更好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而社團就是將學生聚集起來的形式。創客實驗室是學校對外展示科技教育成果的窗口,它能夠融合貫通不同學科,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和素養。校園創客實驗室系列課程涉及計算機、科學、技術、工程設計和數學等多個學科,立足中國課堂需求,定位于能力培養,遵循循序漸進、螺旋式的知識上升結構。